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几种具体情况:
01案件证据发生重大变化,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行为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
02案件事实、情节或者法律、司法解释发生变化,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
03羁押期限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
04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05其他采取羁押强制措施不当,应当及时释放或者变更;
06预备犯或者中止犯;
07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偶犯;
08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者胁从犯;
09过失犯罪;
10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
11认罪认罚;
12与被害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获得被害方谅解;
13已经或者部分履行赔偿义务或者提供担保;
14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15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16系未成年人;
17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18系未成年人的唯一抚养人;
19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20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21可能被宣告缓刑;
22其他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注】其中(6)-(22)同时还需要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此外,有下列情形也可以作为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一并提出,供参考:
01系聋哑人、盲人、残疾人等弱势人员;
02孩子、父母需抚养和照顾的;
0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04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0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
06无不在案共犯、不存在串供可能;
07系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08系企业主要经营人员,容易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09积极救助被害人;
10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
11系犯罪未遂,危害不大;
12患有传染性疾病;
13无前科劣迹;
14具有自首、坦白、立功情节;
15供述稳定;
16积极退赃;
17在押期间表现良好;
18能够提供取保候审保证人或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
19其他应当或者可以从宽处理的情况。
来源:刑事法典、平南县公共法律服务协会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