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到了,
在此温馨提示男同胞:
情人节不买礼物,
法律上是不会判刑
但生活中可能会被判“无妻”哦~
开个小玩笑
今天这堂“恋爱必修课”
你绝对不能错过
情人节送出的礼物能要回吗?
男女恋爱期间特别是情人节之际,经常会赠与一些礼物,如服装、饰品、手机等物品,而且还会因日常生活消费而支出费用,如外出吃饭、旅游等。但是,事后发觉两人并不适合,提出分手后又找要回赠送的礼物的案例也不少。
恋人间互赠礼物是为了表达情意,属一般赠与行为,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无偿取得财物所有权的行为。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消费性的赠与、基于礼节的馈赠、双方赠与对方的小额礼物或者生活用品一般应视为赠与,而不能认定为附结婚条件的赠与,分手后不能要求返还。
而给予贵重财物是在相信对方以后会与其结婚的基础上的赠与,法律上把这种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赠与叫做“附条件的赠与”。如果条件不成立,那么赠与一方可以撤销自己的赠与,要求对方返还赠与的财物。
另外,特殊数字转账如520、1314元红包,司法实践普遍认定为无条件赠与。对于大额的金钱转账,尤其是带有特定目的(如购房款、投资款)的转账,最好明确其性质,避免日后因财产归属产生争议。
搞网恋遇到“杀猪盘”,如何维权?
在社交网站认识的异性,聊天过程特别顺利,觉得马上就要建立关系了。突然对方告知自己的生意出了问题,需要借钱渡过难关,并且许诺后期会给高额回报。谁知,钱转过去后,对方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怎么也找不到人。
爱情虽甜蜜,交友需谨慎!如今网络社交平台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交友机会,也带来了很多的“温柔陷阱”。交友平台寻找对象,要多考察、多分析,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说的话,也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在发现可能被骗后,要保存好与骗子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投资平台相关信息等证据,这些将是维权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隐私保护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伴侣的甜蜜瞬间时,注意保护双方的隐私,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另外,情侣手机互查、公开聊天记录可能构成《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的隐私侵权。
情感协议与法律效力
“忠诚协议”:虽然一些情侣会签订忠诚协议,约定若一方出轨则赔偿另一方一定金额,但这类协议在法律上的效力并不确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公平、合理,以及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
财产分割协议:若双方已决定共同购置财产或已有共同财产,签订明确的财产分割协议更为稳妥,确保双方在关系变化时能有序处理财产问题。
消费维权
预订服务:提前预订餐厅、酒店或购买礼品时,确认退改政策,避免因计划变动导致经济损失。
保留证据:购物时保留好发票、聊天记录等交易证据,一旦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或服务不符预期,可作为维权的依据。
爱情需要感性,但法律永远理性。留存重要聊天通话记录、大额转账备注用途、重大决定签署书面文件,这三道防线将为你规避90%的法律风险。
来源:海林市人民法院、济宁市任城区律师协会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