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误工费是交通事故案件中的一项重要赔偿项目,本期推送内容为人民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认定误工费的12个裁判规则(2023版),欢迎收藏、分享、转发。
裁判规则1:交通事故受害人无证据证明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继续工作的,误工期间应当仅计算至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
裁判规则2:交通事故受害人伤情经两次鉴定均为十级伤残且误工期限均计算至定残日前一日的,误工期限应当计算至第一次鉴定意见作出之日前一日
裁判规则3:家庭主妇为家庭提供的劳动使其家人无需再借助外来服务,减少了家庭生活成本,属于一种隐性收入,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交通事故受害人系家庭主妇的,应当支持其主张的误工费损失
裁判规则4:交通事故受害人因伤致残且鉴定的误工期限超过定残日期的,误工费应当仅计算至定残前一日
裁判规则5: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并构成工伤的,在停工留薪期间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用人单位以侵权人已向劳动者赔偿误工费为由,主张无需支付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裁判规则6:交通事故受害人虽然已年满60周岁,如现有证据能够证明其工作的事实存在,应当支持受害人主张的误工费损失
裁判规则7:事故发生时受害人已达退休年龄,其仅提供村委会误工证明且该证明无负责人及经办人签字的,对受害人主张的误工费不予支持
裁判规则8:受害人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已经72周岁的,如无充分证据证明其确有劳动收入的,对其主张的误工费损失不予支持
裁判规则9:受害人实际误工时间短于司法鉴定认定的误工期的,应当查明受害人在误工期间的实际收入状况,以确定受害人的误工损失金额
裁判规则10:如受害人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对其主张误工期限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裁判规则11:受害人没有遵循医嘱进行手术而是选择了康复治疗,受害人因康复治疗产生的误工损失属于扩大损失,应由其自行承担
裁判规则12: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其误工期限最长计算至定残前一日,不应当再另行计算二次手术期间的误工费